相關項目推薦
》》》什么是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的產業發展戰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于企業而言,是引導企業轉型發展,讓口號變為現實的需要。
國家重點支持的八大高新技術領域
》》》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歷程
* 形成期——20世紀80年代
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家科委開始組織實施火炬計劃。同期,配合火炬計劃的實施,原國家科委頒布了《關于高技術、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標準的暫行規定》。其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和管理辦法就伴隨著國家火炬計劃的不斷深入實施而不斷演變。截止1989年底全國高企數量2065家。
* 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
為營造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環境,國務院1991年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批準關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同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作為第一附件一同發布,授權原國家科委開展高新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財政、稅收、金融、貿易政策。截止1999年底全國高企數量為17118家。
* 壯大期—2000年—2007年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科技大會之后,根據新形式要求,國家科技部再次修訂了國家高新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其主要變化有:一是和《高新技術產品目錄》掛鉤;二是對研發經費強度的要求;三是研發人員、科技人員比重;四是高新技術產品與技術性收入比重。截止2007年底全國高企數量超過56000家。
* 管理規范期—2016年后
201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共同頒布了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配套文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同步頒發,新的管理辦法相對于先前的管理條例,第一次提出動態管理的概念,同時為迎合營改增的變化,提出申報材料中包含納稅申報表要求。截止2016年底全國高企數量103030家。
* 轉型期—2008年—2015年
2008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共同頒布了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配套文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也于2008年7月8日正式印發。新辦法突出強調和鼓勵企業創新,將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活動、自主知識產權尤其是核心專利技術作為評審認定的核心指標。截止2015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78750家。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相關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的中堅力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人口紅利和資源紅利消耗殆盡,我國的經濟增速也呈逐年放緩的趨勢,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2016年,新的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出臺了。
》》》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好處
1、 首次認定資助省上獎勵30萬,各市也有10-20萬獎勵,各區縣獎勵不等;
2、 企業所得稅減免40%(所得稅稅率25%降至15%)。
3、 研發費用175%加計扣除。
4、 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品牌價值,增加企業市場價值。